目前分類:【2009】花東農村再生體驗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花蓮富里的羅山社區是這次行程的最後一站,透過這次的農再之旅,除了明白了現代農村的積極轉型之外,更體會到了以前從來沒注意的台灣之美,那是一點也不輸國外的風光跟生態,而最叫人感動的,無非就是那群為了自己的村落,默默努力付出的朋友們。

羅山社區是全國第一個有機村,早在農委會輔導羅山村成為有機村之前,這裡的居民就已經有所自覺,不再噴灑農藥。

之所以有不灑農藥的自覺,是因為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是發展有機的最佳環境,村子裡的羅山瀑布,是由造山運動所形成的斷層瀑布,水源豐沛,泥火山的地質成了最佳的過濾器,水源純淨自然。

艾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了阿美族版的 LV 編織包,繼續上路往花蓮方向走,在離開台東之前,要先到美農社區去瞧瞧。

睡夢中迷迷糊糊的聽到有人說接著要去美農,心想這一團會不會太拼了點,居然要從台東殺去屏東?還沒來得及舉手發問,就有人解釋著不是屏東那個美濃,而是台東卑南的「美農社區」,於是乎艾德華又放心的沈沈睡去,不過心頭隱約覺得去吃個粄條似乎也不錯....

雖然沒有粄條可以吃,但是卑南卻有一項農產品,佔了台灣外銷出口量的六成,那就是釋迦。

艾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富豐社區是個阿美族部落,雖然隸屬台東市,但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講的好聽是像一個世外桃源,說的嚴重一點,就是一個讓人遺忘的角落。

部落在經過四次的遷村,落腳在現今的位置,由於漢人的遷入,讓社區裡的文化有了奇妙的融合,漢人跟著參加豐年祭、阿美族人跟著捻香拜拜,但是現實是殘酷的,隨著年輕人口的外移,原本將近四百戶人家的社區,現在只剩下一百戶出頭,村內也只有老人跟小孩。

中生代的宋博芳在外出打拼了幾年後,驚覺到自己的家鄉似乎越來越凋零,部落裡一些美好的傳承就要漸漸消逝,於是毅然辭去了工作,回到家鄉接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職務,秉持著「只要心中有祖靈,部落文化就不會消失」的精神,參加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所舉辦的「農村人力培根計畫訓練班」及「農村再生課程」,跟總幹事江文源還有社區居民們一起努力,希望慢慢把部落的文化完整的找回,不僅保存、也要光大。

艾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篇介紹了萬安社區的稻米原鄉館,這篇要介紹的是原鄉館周邊的景色。




艾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連續幾篇社區介紹之前,先簡單說明一下什麼是「農再」,農再就是農村再生,隨著農村年輕人口的外移,村子裡不是老人就是送回來給爸媽帶的小孩,城鄉差距越來越大,一些傳統的技術或是技藝也在漸漸消逝中。

政府也有改造農村的計畫跟想法,但是每個社區的調性跟特色都不同,同樣的改造方法不見得適合每一個地方,所以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所提出的這個「農村再生計畫」,就是讓每個社區自己提企劃案,如何改造才可以讓自己的社區特色顯露出來,然後再經由類似評比的方式,依據不同的名次給予程度不同的金額補助。

這次走訪的幾個社區都是對「農再」很積極的村莊,普遍都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畢竟自己生長的地方自己最了解,最知道如何把特色顯露出來。為了爭取更多的補助跟曝光率,村子裡的居民們莫不齊心努力,生活也有了目標,每天不是只有望著天空的度日如年,而且也希望這樣的改造可以吸引年輕人走進農村,不管是返鄉還是觀光。

艾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多謝盒子的邀約,上個週末參加了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所主辦的「讓我們一起去農村找朋友吧」花東農村再生媒體體驗團,雖然三個星期前才參加了另一個活動到過台東,不過上次的重點在生態保育,這次的重點則是農村再生。

這次的行程是先到台東池上鄉的萬安社區,然後下午參加池上稻穗音樂節,在露天的國家音樂廳欣賞曼妙樂音, 然後到台東市區過夜,第二天早上再到台東市阿美族的富豐社區選購原住民版 LV,然後是卑南鄉美農社區吃鳳梨釋迦,最後是到花蓮富里的羅山社區吃豆腐。

這是簡略的行程報告,詳細的內容會再以專文介紹。

艾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看到「花東農再」這個分類標題,大家心理應該多少有點疑問吧?

這是艾德華上個週末去花蓮及台東參加的活動,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主辦,邀請部落客去體驗農村再生的轉變。現在的農村正在求變,一方面是跟上時代,藉著現代科技讓分工更簡單,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是追回時光,把漸漸式微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注入新的生命力以及流行的元素,吸引年輕人口回鄉或是造訪。

前兩篇介紹到台東池上的伯朗大道時,有提到十一月份在池上將會舉辦兩場露天音樂會,這次的花東農再團正好遇上了第一場,現場的氣氛實在太叫人感動,就先跳過其他行程趕緊先 PO 上來跟大家分享,21 號在大坡池還有另外一場爵士樂,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再錯過囉!

艾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