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的南埔很熱鬧,除了有通圳大典外,也是一年一度的南埔石爺祭。





從以前石爺就一直是南埔社區的精神象徵,保佑著這裡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所以每逢石爺公生日的農曆四月二日,社區就會舉辦慶祝活動來感謝石爺這一年來的照顧。





透過農村再生把環境打理的更好之外,傳統美德更是要好好延續,「不忘本」是科技再進步、時代再變化也要堅守的精神,同時這也是一種傳承,讓人本的信念一直流傳下去。







除了回來幫石爺公慶祝生日之外,也是換絭(ㄑㄩㄢˋ)的日子。





把那條綁著銅錢或是平安符的紅繩換上新的,就是叫做「換絭」,感謝石爺一年來的保佑,新的一年也要請繼續照顧。

這樣的換絭要一直到十六歲長大成人,成年後將絭還給石爺公,叫做脫絭。







所以這天還見證了村子裡的成年禮,年滿十六歲的青少年參加成年禮來宣告自己從今天開始要當個負責任的大人,同時會收到幾樣禮物:

直尺,象徵著做人的標準跟尺度、不逾矩。

印章,表示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杯子,期勉自己成為一個有肚量的人。

色筆,盡情揮灑美麗人生。

鏡子,有一日三省的意味。





參加成年禮的青少年還要背著這個重約二十斤的「蔗架」,來回走個五十公尺左右,象徵著成年後肩上所要擔負的責任。

照片中的兩位純粹示範,並非參加成年禮的朋友.....(應該不會有人誤會才是





當天的艾德華最愛的活動就是品嚐客家美食啦!





有好吃的薑汁湯圓、米苔目、地瓜湯跟仙草;湯圓其實有個專有名稱叫做「熝湯粢」,做法跟湯圓一樣,不過搓圓之後要先壓扁,再用拇指輕輕按壓出一個凹陷,好蒐集更多的甜湯,「熝湯」是水煮的意思,「粢」就是客家話的「麻糬」。





用完午餐後還有製作熝湯粢的友誼賽,專業的媽媽組、手巧的達人組、瞎忙的來賓組以及可愛的兒童組。

那天大家做的湯圓,都成了隔天活動的點心(大家都有記得洗手啦~)。













慶祝北埔國小建校一百週年的百分橋,見證了南埔社區藉著農村再生,從百廢待舉一路路的往上爬升,重新展現新的面貌。







離開之前在百分橋頭繫上心願,希望路過百分橋,幸福就不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艾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