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久沒到小龍吃吃喝喝了,又是託「食尚玩家」的福,才能把腦子裡的美食筆記本又打開來;翻到小龍的那一頁,竟然因為久未翻閱而顯得斑黃,便趕緊上臉書敲飯友重拾回憶去。


少說有六、七年沒來的小龍,外觀依舊,這裡算不上餐廳等級,頂多就是規模大一點的麵店,但是強強滾的生意一點也不輸火紅餐廳。
位在住宅區內的小龍曾因酒客划拳拼酒的音量過大、加上營業時間結束的晚而遭鄰居抗議,所以牆上還有告示提醒,請控制音量以免擾鄰...

麵、湯、水餃、炒麵炒飯、熱炒火鍋的選擇極多,其實這裡的主食類並不是讓饕客絡繹不絕的主角,而是底下照片裡那各色入味又實在的小菜滷味,是天熱喝啤酒、天冷喝烈酒的稱職酒促!

用豆皮包住豆芽菜的「豆魚」、被一層像是青苔、實際上是蔥薑蒜打成細末、覆蓋在雞肉上的「怪味雞」以及各色滷味是到小龍必點菜色。

雖說叫做「豆魚」,卻跟魚一點關係也沒有,就好像「魚香肉絲」也跟魚牽扯不上關連一樣。
蘸著稀釋過的芝麻醬汁吃,原本沒有調味的豆魚就活了過來,像是魚兒重回水中般,外軟內脆的口感也特別,是非常清爽可口的小菜。

看到這青醬讓人聯想到的是帶骨的「海南雞」,不過這味辛香料多了幾分辣度,而且是在雞肉跟醬汁滑過喉頭之後才像貞子一樣的慢慢爬上來,別吃的太急,否則那回馬槍的辣可是有的受。


這種經過正常工序、長時間滷製的滷菜,味道絕不是一般攤位上加熱滷味所能比擬,配上香氣撲鼻的辣油辣椒醬,口水立刻有如滔滔江河般的綿延不絕,是連大禹都治不了的洪災!


光靠小菜要填飽肚子是不容易,還是得點上主食才成,這碗招牌小龍麵是乾麵淋上由麻醬跟沙茶醬所調配的醬汁,沙茶醬的獨特香氣會讓人停不了筷,三兩下見底是一塊蛋糕、小事一樁。


美食筆記本裡原本斑黃的那一頁,多年之後又亮麗如新囉~~
附加資訊
台北市光復南路13巷31號1樓 (監理所對面巷內)
02 2768 5661
11:00 - 01:30 (週日僅營業至 2200)


少說有六、七年沒來的小龍,外觀依舊,這裡算不上餐廳等級,頂多就是規模大一點的麵店,但是強強滾的生意一點也不輸火紅餐廳。
位在住宅區內的小龍曾因酒客划拳拼酒的音量過大、加上營業時間結束的晚而遭鄰居抗議,所以牆上還有告示提醒,請控制音量以免擾鄰...

麵、湯、水餃、炒麵炒飯、熱炒火鍋的選擇極多,其實這裡的主食類並不是讓饕客絡繹不絕的主角,而是底下照片裡那各色入味又實在的小菜滷味,是天熱喝啤酒、天冷喝烈酒的稱職酒促!

用豆皮包住豆芽菜的「豆魚」、被一層像是青苔、實際上是蔥薑蒜打成細末、覆蓋在雞肉上的「怪味雞」以及各色滷味是到小龍必點菜色。

雖說叫做「豆魚」,卻跟魚一點關係也沒有,就好像「魚香肉絲」也跟魚牽扯不上關連一樣。
蘸著稀釋過的芝麻醬汁吃,原本沒有調味的豆魚就活了過來,像是魚兒重回水中般,外軟內脆的口感也特別,是非常清爽可口的小菜。

看到這青醬讓人聯想到的是帶骨的「海南雞」,不過這味辛香料多了幾分辣度,而且是在雞肉跟醬汁滑過喉頭之後才像貞子一樣的慢慢爬上來,別吃的太急,否則那回馬槍的辣可是有的受。


這種經過正常工序、長時間滷製的滷菜,味道絕不是一般攤位上加熱滷味所能比擬,配上香氣撲鼻的辣油辣椒醬,口水立刻有如滔滔江河般的綿延不絕,是連大禹都治不了的洪災!


光靠小菜要填飽肚子是不容易,還是得點上主食才成,這碗招牌小龍麵是乾麵淋上由麻醬跟沙茶醬所調配的醬汁,沙茶醬的獨特香氣會讓人停不了筷,三兩下見底是一塊蛋糕、小事一樁。


美食筆記本裡原本斑黃的那一頁,多年之後又亮麗如新囉~~
附加資訊
台北市光復南路13巷31號1樓 (監理所對面巷內)
02 2768 5661
11:00 - 01:30 (週日僅營業至 2200)
全站熱搜